小酌、弈棋,人生一大樂事。
2012 真是台灣遊戲界值得一書的一年,
首先是 8 月時台灣隊在《魔法風雲會》世界盃奪冠,
然後是職業電競台北暗殺星在英雄聯盟第二季世界盃奪冠。
我個人由衷佩服以遊戲為業的人,
不管是傳統棋弈、《魔法風雲會》或者是電競。
工作即遊戲聽起來很夢幻,但是勝負的世界異常殘酷,
所有的榮耀、恩寵只會聚焦於唯一贏家。
李昌鎬顛峰時期無敵於天下,
有時一年舉辦了數個世界圍棋賽,冠軍卻僅一人。
眾多與他同時期好手苦無出頭機會,
無關乎努力於否,只因李昌鎬是天才中的天才。
而這樣的故事在競技世界裡屢見不鮮,
更早的圍棋界有吳清源『十番棋不敗神話』,
近代將棋有羽生善治一口氣囊括所有頭銜的『七冠王傳說』。
當遊戲不再純粹是遊戲,單純的樂趣亦不復見,
參加過一定競爭強度比賽的人,很容易懂我的意思。
曾比過多次圍棋賽,不變的縱橫十九道,
對弈時享受的成分卻少了、刺激的成分大大提昇,
雖然不論結果如何,大抵上都是美好回憶,
但如果獎金更高或是比賽受到的關注度是全國性呢?
我對於遊戲的態度很純粹,樂趣以外的附加價值固然好,
卻不願因之有一絲一毫的目的性。
偶爾整日浸淫於遊戲中會覺得挺過癮的,當飯吃?
我願自己是一名忠實觀眾。
電競、《魔法風雲會》、或者職業圍棋,
目前這些台灣已有人投入的遊戲競技我都希望能蓬勃發展,
因為一個國家職業的多元化就是價值觀的多元化,
同時也是一個讓不同稟賦的人更有機會各展所才的社會。
不過電競奪冠後疾呼政府扶持的聲音,個人是反對的,
政府介入常常會讓事情更糟,十二年國教與健保是兩個顯例,
你永遠不知道公家機關無能的底限在哪裡。
遊戲競技職業化在台灣值不值得發展?交由市場決定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