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算看聽幾張吧!
我想對於沒有太多時間的玩家來說,
有農曆長假的二月都是很重要的桌遊大月。
照例 (以 geek 的標準) 我沒有玩很多遊戲,但已心滿意足。
《克蘇魯的呼喚》
7日
長假開始立刻拉著阿薩托斯試試新入手的銀曉密會,
我組大學快攻,他用密會儀式為主題。
一開始對方開局極佳出手就是〈土牢〉,
看著手上被廢掉的數張角色真是無語問蒼天,
好在圖書館員仍然可以濾濾牌。
一陣你來我往之後,進入了本局關鍵點,
阿薩托斯本要攻下〈公演之夜〉硬是被我用〈約束〉擋住,
如意算盤是下一回用〈開放參觀〉長驅直入,
把落後四個成功標誌的故事逆轉,
殘酷現實是大意沒用兩位角色涉入收到〈解除綑綁〉...
至此形式已無可為,不久便以 1:2 認負。
麻將 X 3
除夕 (小輸 70)
今晚沒什麼爆點,最大牌型是姍妮的碰碰胡 8 台。
比較有趣的是和阿薩托斯聊到對規則的看法,
他平常喜歡在網上玩日本麻將,我則是看到規則就沒興趣。
阿薩托斯認為盡可能減少運氣成分的日本麻將修正了遊戲缺陷;
我則認為是毀掉了遊戲的蛇足,因為要摒除運氣不如去下棋。
(我熱愛棋弈,也基於同樣理由對歐式策略遊戲通常興趣缺缺。)
初一 (小贏 30)
整晚平平淡淡,我一直在小輸小贏間擺盪。
沒想到尾聲時非常刺激!最後做莊的宙斯檯面三連刻、全求人,
珊妮則是混一色小三元,讓我早早士氣崩潰。
不想一晚的努力付諸流水,拼命閃牌,最後流局。
麻將果然就是要大牌型才有趣呀!
初二 (小輸 55)
懷著收心的想法打過年最後一次麻將。
今晚台數衝高,阿薩托斯胡了八對半 13 台;
珊妮則胡了混一色碰碰胡 12 台。
我做的最大牌型是混帶么、三色同順,聽一、四萬,
四萬出現過水(否則沒有混帶么),之後眼睜睜看別人胡牌。
總計過年小輸 95 元。
《召喚師戰爭》
防衛兵比預想的強悍許多!
初二
前一天想藉餐敘之便推廣未成,桌遊果然還是屬於 geek ......
期待的新遊戲,阿薩托斯選公會矮人,我選洞穴哥布林。
因為不熟悉的緣故,我們玩了約一小時,
佈陣、事件卡等要素讓本遊戲易學難精,
最後被阿薩托斯的捍衛者〈戈耳〉鎚爆。
《召喚師戰爭》保留了戰棋的精華,
讓輕度玩家能輕鬆體會其中的樂趣,
但我與阿薩托斯一致同意《克蘇魯的呼喚》比較有趣。
圍棋
初三在書局意外看到 13 路攜帶型小棋盤,
因為阿薩托斯興趣缺缺沒有購入,短期內難有機會對弈。
本月在年假後睡眠時數驟減,所以很難每天做詰棋、打譜,
都是趁放假補進度。
打了吳清源在三強循環賽對坂田榮男的譜(2/28‧3/1/1962)。
《星際大戰:曙光再現》
7日
會複習這部經典老片的原因無他,LCG 上市在即!
可惜的是感覺有點失望,不是所有經典都永不褪色。
《冰與火之歌:權力遊戲》
趁年假把《陰屍路》第二季看完之後,
緊接著看口碑超好、期待已久的《冰與火之歌:權力遊戲》第一季,
第一集很難接受,大概看小說時把人物、場景都想得太美型,
之後才漸入佳境。
阿薩托斯對於原著興趣不大,於是我就充當解說員。
以後每一季大概都會比照辦理,
第一部我最喜歡的三個角色分別是艾莉亞、小惡魔以及瓊恩,
前兩位選角還挺滿意的,可是瓊恩實在...可以找個帥氣點的來嗎?
(雖然說『瓊恩很帥』這種設定完全出自個人偏好。)
《冰與火之歌:烽火危城》《魔戒》三部曲
華麗的書腰!
23日
在網路上看到折價券,忍不住就訂了《冰與火之歌:烽火危城》
以及一直立志要看的《魔戒》三部曲英文版。
前者我必須限制自己一星期只能看一回,後者還得等一陣子。